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财科院:现代财政的职能所指,都是我们的研究领域 正文
时间:2025-07-06 07:39:03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百科
采访:樊盛涛 视频拍摄、剪辑:权义 调色:江勇 包装:周毅03:29)澎湃新闻:请您简要介绍财科院的历史和现状。刘尚希:财科院是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成立的。原名叫财
采访:樊盛涛 视频拍摄、财科剪辑:权义 调色:江勇 包装:周毅(03:29)澎湃新闻:请您简要介绍财科院的院现域历史和现状。
刘尚希:财科院是代财都们的研1956年毛泽东主席亲自提议成立的。原名叫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政的职2016年更名为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究领这也是财科适应智库发展的需要。改了这名称以后,院现域更加体现智库的代财都们的研独立性、客观性、政的职公正性,究领我们也是财科基于这样的考虑,一直在推动财科院向智库的院现域方向发展。
我们现在已经是代财都们的研国家高端智库的试点建设单位之一,全国现有29家试点建设单位,政的职财科院是究领其中之一。作为国家高端智库,我们在努力转型,近年来在内部治理上主动改革、大胆创新,激励与约束机制不断迭代升级,个人自由探索与发挥集体力量并举,应当说成效非常明显。
财科院是新中国建立之后成立较早的一家社科类研究机构。成立时间早,表明财科院的历史底蕴比较深厚,同时也反映出党和国家对财政科研推动财政工作作用的高度重视。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财政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地方,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财政政策、预算安排、税制调整,实际上都体现和反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作为智库,怎么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我们一直在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研究。
澎湃新闻:财科院目前聚焦于哪些研究?
刘尚希:财科院现有人员200多人,设有12个研究中心、5个创新平台、143名高级、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具备较强的研究实力。目前,我们主要围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重大财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财政的综合性很强,所以我们12个研究中心几乎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凡是需要财政支持和规制的,都需要我们去研究。
经济问题,如产业升级、数字经济以及宏观政策,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们有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还有很多社会领域的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社保、老龄化,也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针对绿色低碳、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也有一个研究中心长期跟踪研究。还有诸如社会基础设施、城乡关系、区域协调、科技创新、收入分配、共同富裕、重大风险防范等等,也是我们研究中所关注的。换言之,财政作为社会共同体的“血液”,“血液”流到哪里,我们就研究到哪里,与社会共同体的细胞、组织关联起来进行研究。财政收入来自于经济增长,来自于企业和个人,涉及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财政收入从哪儿来,也需要研究。除这些以外,还有债券,比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券,也都是我们需要去研究的问题。总之,财政的一收一支,调节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牵动着社会利益的神经。财政政策既影响宏观经济,也对微观主体的行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这点来看,财政研究的领域是相当宽泛的,并非只有收收支支。财科院还要研究预算的问题、税制的问题,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问题等等。这些财政制度建设以及财政运行机制,当然也需要我们去研究。
财科院不仅研究财政,也研究会计,积累了不少会计领域的研究成果,并把财政与会计交叉起来进行研究。我们不仅仅进行科学研究,还有国民教育系列的硕士、博士生的培养。1978年财科院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批招生单位,每年招收财政、会计两个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生,目前在读研究生约900人。所以,财科院既是科研单位、智库单位,也是一个教学单位,把科研和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另外,财科院还有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在站博士后27人,这也是一支重要的科研力量。我们通过招收博士后人员进站工作,全程参与院内各项科研工作,已经成为财科院引进高端人才的主渠道。
澎湃新闻:这两年疫情,财科院具体参与或推动了中央哪些宏观文件的出台?
刘尚希:我们作为智库,主要是咨政建言,当好参谋。怎么推动一些政策的完善,我讲个例子。我们讲财政体制问题,主要是讲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过去大家讨论分税制比较多,1994年实行分税制的一个基本的原则是“财权与事权相匹配”。2005年基层财政出现了比较大的困难,我们到地方调研,发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这个原则有些问题,尤其是对欠发达地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实际上是不适应的。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当时一些地方出现了发不出工资的现象。根据调研我们写了一个调查报告上报,认为“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不适应区域发展差距大的状况,应当调整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个观点也在媒体上发表,后来这个建议与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完全一致,完善分税制的基本原则,从“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改为“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也许是个巧合,但从中也反映出智库咨政建言的作用。
可以说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个原则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现在的说法是,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其实质还是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这样改变了以前简单地按照各级政府去层层划分税种的做法。过于强调划分财权,简单地以为只要分权,赋予了地方财权,地方自然就会有财力。由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赋予了财权,比如某些税种分配给它,它却没有财源税源,经济欠发达,即使拥有了财权,毫无疑问也是竹篮打水、水中望月。所以,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就带来了有财权、没财力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表现在基层财政困难上,也会衍生出为了财源、税源,搞野蛮开发,破坏性开采,无底线的招商引资。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深入的研究。
我举这么一个例子来说明,我们财科院通过调研形成的一些报告,对国家的一些决策和政策,对现有体制的完善,实际上是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澎湃新闻:疫情以来,疫情防控增加了地方财政支出,而地方财政收入又受到疫情冲击,财科院是否就近几年地方财政的收支结构进行过调研?
刘尚希:这些年来,我们财科院一直坚持开展调查研究。一项大型调研是关于企业成本的调研,我们连续做了6年;另一项是关于地方财政经济运行情况,也连续6年在调研。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东中西、东北部的经济状况、财政状况都不相同,政府的资产负债结构,预算的收支结构以及所面临的风险挑战,都有很大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概而论,疫情对各个地方都会有一些影响,但有的地方疫情防控可能做得比较好,对经济影响尚可控;疫情防控不力的地方,疫情对当地经济冲击就相对更大。换言之,如果这个地方的疫情防控能力相对较弱,动不动全员核酸检测,动辄进行全社会动员,可能对地方财政的冲击更大。另外是显著影响地方的财政收入,意味着很多行业可能停业了,不能创造收入,税收自然就会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像疫情这类不确定性的公共风险事件冲击时,判断一个地方的财政运转状况,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考量,其实是要看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
寿险业转型释放积极信号 业界看好保障和长期储蓄空间2025-07-06 07:35
中信银行宁波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吴学文接受审查调查2025-07-06 07:03
卢泰文:到2025年三星高端手机中一半是折叠屏手机2025-07-06 06:59
安联El-Erian:经济足够有韧性,美联储不会放慢加息速度2025-07-06 06:34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2025-07-06 06:32
@所有人,一大波文创雪糕“出圈”,你心仪哪一款?2025-07-06 05:56
韩方如最终加入“芯片四方联盟”,中方将有何反应?中国大使回应2025-07-06 05:42
上半年净利润降超九成!建信人寿业绩为何至此?2025-07-06 05:41
快递纸箱循环卡在哪儿2025-07-06 05:35
曾沉迷泡吧的雷军,在BBS认识马化腾丁磊2025-07-06 05:13
湖北发布“稳增长18条”:支持企业开首店办首秀,再发5000万专项消费券2025-07-06 07:32
报告: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迈入“3.0”阶段 面临三大挑战2025-07-06 07:23
高毅卓利伟指出“大制造”的投资关键思路是高壁垒、产业比较优势和自主可控,从产业纵深寻找机会2025-07-06 06:47
广东省发改委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行动计划(2022-2025年)》2025-07-06 06:06
迪士尼火线“换帅”,CEO被罢免!年薪1.92亿,新“掌门”竟是他→2025-07-06 05:53
安联El-Erian:经济足够有韧性,美联储不会放慢加息速度2025-07-06 05:50
“宁王”布局海外项目!最多要投73.4亿欧元,国内电池企业纷纷出海2025-07-06 05:46
银保监会:村镇银行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还有40家吸收账内互联网存款2025-07-06 05:40
大波士顿地区的苹果零售店遭汽车冲撞,多人伤亡2025-07-06 05:01
8月12日0时至15时 浙江义乌新增阳性感染者7例2025-07-06 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