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CPI上涨2%!2022年物价水平超预期达标 正文
时间:2025-07-07 05:15:5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转自:北京商报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2022年12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8%,全年来看,2022年全国CPI上涨2%,低于3%左右的年度调控目标,实现了
转自:北京商报
1月12日,上水平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数据。涨年2022年12月,超预全国CPI同比上涨1.8%,期达全年来看,上水平2022年全国CPI上涨2%,涨年低于3%左右的超预年度调控目标,实现了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期达国际胀、上水平国内稳,涨年对比十分鲜明。超预展望2023年,期达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上水平
有专家表示,涨年在疫情防控压力的超预情况下,我国整体物价仍然保持总体稳定,成就来之不易。不过,2023年,受到社会货币存量增多、公众对物价持续上涨忧虑等多方面影响,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更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全年上涨2%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12月,CPI同比上涨1.8%。其中,城市和农村均上涨1.8%;食品价格上涨4.8%,非食品价格上涨1.1%;消费品价格上涨2.6%,服务价格上涨0.6%。
食品价格中的猪肉价格对CPI上涨影响较大。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3.7%,影响CPI上涨约1.05个百分点,尤其是猪肉价格上涨22.2%,影响CPI上涨约0.31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对数据进行了解读。她表示,从同比看,CPI上涨1.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月扩大1.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87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价格上涨22.2%,涨幅比上月回落12.2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略有回升,同比上涨0.7%,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
“去年12月,各地区各部门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多措并举做好市场保供稳价,物价运行总体平稳。”董莉娟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年来看,2022年全国CPI上涨2%,低于3%左右的年度调控目标。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表示,2022年,我国物价总水平持续平稳运行,CPI单月涨幅始终运行在3%以下,全年上涨2%。
北京福盛德咨询宏观经济研究员冯默涵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今年物价相对平稳,各主要大类消费品价格相对稳定,整体呈现食品稍强非食品稍弱、消费品强服务弱的特征。从CPI的主要大类来看,工业品价格持续回落,带动非食品价格回落,虽然下半年猪肉价格上涨,带动食品价格出现一定回升,但是非食品价格平稳回落对冲了食品价格回升的压力。
“从消费品和服务大类来看,全年受多种影响,以接触型为主的服务活动明显减少,服务价格处于回落状态,虽然消费品价格有一定上涨,但是整体消费物价涨幅比较有限。去年12月,社会生活经济秩序恢复,服务价格出现小幅回升,但是对全年物价影响有限。”冯默涵分析称。
国际胀、国内稳
万劲松在回顾2022年稳物价工作时表示,重点是做好“稳民生商品、稳大宗商品、稳市场预期”三方面工作:一是以粮食和生猪为重点、以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抓手,全力稳定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二是以煤炭为“锚”,千方百计稳定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三是创新预期管理机制,稳定市场预期。
“去年疫情防控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日用消费品方面的供应链出现了困难,我国整体物价仍然保持总体稳定,在合理区间浮动的态势,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
“在疫情防控的压力下,我国CPI上涨幅度依然实现了2022年初设定的不超过3%的目标,反映出稳物价、稳产业链供应链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已显效。”宋向清认为,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例如国务院“稳经济33条”、北京市“稳经济45条”等,对经济进行强刺激,促消费拉内需,科学把握政策力度,根据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变化进行政策的投放。
“尽管供应链紧张,但是我国畅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渠道,让商品能够及时送到手中。此外,我国还实行比较稳健的财政政策,确保了物价水平稳定。”在宋向清看来,在全球多国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我国成为全球物价很重要的一个稳定器。
2022年,我国CPI涨幅为2%,大幅低于美国8%左右、欧元区8%以上、英国9%左右等发达经济体涨幅,也明显低于印度、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7%-10%(1-11月)的涨幅。国际胀、国内稳,对比十分鲜明。
未来物价仍将企稳
为什么市民的感受与CPI数据有些许差异?对此,宋向清解释称,“市民生活中对于物价的感受和经济学上的统计指标之间,的确会存在一些差异”。“市民最直观地感受到的物价变动是跟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日用消费品,而统计学上计算CPI数据需要统计的口径更大,涵盖了更多商品,因此群众认知和数据存在一定的差异。”宋向清说。
就2023年物价走势,冯默涵认为,今年,预计全球经济低迷下,能源等全球定价商品的上涨压力比较有限,但是国内受刺激政策预期影响,国内定价的黑色金属等产业链价格上涨将对非食品价格有一定的压力,需注意调整政策节奏和力度,整体消费物价的涨幅由消费需求决定,消费的恢复主要由居民收入决定,在平稳的政策环境下,居民收入的平稳恢复对消费物价的压力有限。
“2023年物价上涨的压力会更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伴随着前期政策的一些溢出效应,如货币政策、信贷政策、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等,都相应地增加了社会上的货币存量,会引起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宋向清说。
宋向清还提示,“同时,还需要谨防部分生产商、供应商对部分紧俏商品采取囤货惜售,哄抬物价,确保民生商品不出现过山车式的价格波动,减轻市民对于物价持续上涨的忧虑”。
“展望2023年,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高位波动,输入性通胀压力仍然存在,但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具有坚实基础。”万劲松表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生猪产能合理充裕,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基础能源保障有力,保供稳价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全有信心、有能力继续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北京商报记者 方彬楠 袁泽睿
双十一快递出问题怎么办2025-07-07 04:41
信通院余晓晖:大数据技术创新热点正从效率优先向安全流通转变2025-07-07 04:05
外交部介绍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两项成果2025-07-07 04:03
#虎牙因主播低俗表演被罚2万元#上热搜,网友:该管管了!2025-07-07 03:34
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平街校区1名学生核酸阳性,校区采取临时管控措施2025-07-07 03:23
河南为暴雨等巨灾“上保险”郑州等6地试点2025-07-07 03:08
85%“跨界”而来!超千位绩优代理人高收入“密码”:团队为发展主要路径,职业信心指数达83%2025-07-07 03:02
北约开峰会,又瞄准中国?2025-07-07 02:59
经销商之死2025-07-07 02:36
澳大利亚总理发表不当涉台言论,外交部:台湾不是乌克兰2025-07-07 02:36
星星科技虚增营业收入近50亿,多名责任人拟被终身市场禁入,投资者挽损征集中2025-07-07 05:00
另一种形式的缅怀!中国美术馆为蓝天野、乔羽塑像2025-07-07 04:59
“向孩子下手,没有底线!”小天才电话手表内置游戏遭家长控诉2025-07-07 04:12
罕见爆款!私募大佬一出手,就狂卖超50亿!2025-07-07 04:10
欧股收盘普跌 德国DAX30指数跌0.36%2025-07-07 04:04
汇鑫中介被罚15万:欺骗保险人等2025-07-07 03:49
新华保险李全:二季度以来多元产品占比明显提升 业务结构趋于均衡多元2025-07-07 03:47
虎牙因主播低俗表演被罚2万元 没收违法所得913.5元2025-07-07 03:25
建立金融科技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合作共赢2025-07-07 03:20
直击春秋航空2021年度股东大会:预计上海航班量7月会快速恢复2025-07-07 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