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三亚暴发疫情,酒店趁机涨价?回应来了 正文
时间:2025-07-06 03:40:50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三亚火热的暑期旅游季因疫情戛然而止。据三亚市公布的数据,目前约有8万多名的游客留在三亚,其中约3.2万人滞留在酒店。过去一天,三亚阳性感染者数还在增加。8月6日0时至12时,三亚市新增80例本土确诊病
三亚火热的亚暴暑期旅游季因疫情戛然而止。
据三亚市公布的发疫数据,目前约有8万多名的情酒游客留在三亚,其中约3.2万人滞留在酒店。店趁
过去一天,机涨三亚阳性感染者数还在增加。亚暴8月6日0时至12时,发疫三亚市新增80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8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情酒49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时至24时,店趁则新增了160例确诊病例,机涨其中15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亚暴另有125例无症状感染者。发疫
8月1日至8月6日,情酒三亚累计发现确诊病例615例、店趁无症状感染者213例。机涨
6日凌晨6时起,三亚全市实行临时性全域静态管理,除保障社会基本运行服务、疫情防控和紧急特殊情况外,三亚全市范围限制人员流动,暂停城市公共交通。
当日,三亚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酒店为滞留在住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但部分酒店并非如此。
澎湃新闻注意到,不少游客开始在社交媒体平台和建微信群反映,酒店不同意续住,开始变相提价后再半价,比预定价格还要贵。来自上海的游客周女士告诉澎湃新闻,她原本于7月27日到三亚,本想趁假期玩一下,没想到在离开的当天,三亚开始实行静态管理。“当天上午准备去机场,就被酒店告知不能出酒店了,全部都封闭了,然后航班也取消了。”周女士称。周女士从8月4日晚开始入住在三亚海棠湾万丽度假酒店,6号离开,在网络出行平台预定时豪华大床房两晚的价格是1890元,一晚945元。但因为疫情没办法离开,不得不续住。没想到,酒店又趁机涨价。“酒店说半价续住是按照门市价,原本945一晚的房间,门市价变成了2000多,半价后要收1000元,比我们之前预订的都要贵。”周女士无奈,原本不想交,但不能离开酒店,也没有地方去。除了酒店住宿费用,周女士称,餐饮也是很大的问题,“现在周边的外卖全部都关了,只能在酒店餐厅吃,价格特别高,一盘虾饼128元,一份咖喱鱼228元,我点了一个汉堡,就188元,这样下来,7天住宿吃饭就要上万元,真的负担不起。”
对此,8月6日晚,三亚海棠湾万丽度假酒店向澎湃新闻回应表示,豪华大床房的门市价现在确实是2082.2元,续住半价就是1041.1元,“我们已经按照政府要求给游客半价优惠了,这个价格也是我们预订部门规定的。”
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工作人员表示,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的“续住半价优惠服务”,应该是在游客原预订价格的基础上进行打折,而不是按照门市价格。目前旅文主管部门正在开会拟定细则方案,会对防疫期间酒店的价格、餐饮等内容进行规定,该方案将会尽快发布。目前如果酒店方拒绝按照原预定价格的半价提供续住服务,或者变相提价,游客可拨打12345进行投诉,或者在方案出台后,要求酒店退回差价。
同样被滞留在海南的游客卢先生则告诉澎湃新闻,自己目前也被滞留在三亚酒店里,需要自费,“费用是携程标价的一半”。
澎湃新闻记者:郑朝渊 实习生 彭璇 编辑:周妍 素材来源:相关人士 责任编辑:蒋格伟 校对:栾梦
卢先生告诉澎湃新闻,他是8月1日从上海来三亚旅游的,现海棠湾所有门店已经暂停堂食,其旅行计划也因疫情影响被打乱,目前游客若在三亚滞留,酒店需自费 ,费用是携程平台标价的一半。“我的是(一天)2800多元, 近3000元 ”。
卢先生还表示目前三亚核酸检测结果出具较慢,时效性只能有几个小时,便要再次做核酸。“(核酸)做出来的用不了多久,因为他要求是24小时, 所以我们每天都在做”。
另据@ 三亚发布8月7日消息,三亚旅游酒店行业协会已向三亚旅游酒店发出倡议:做好滞留旅客接待,不变相涨房价。以下为倡议全文:
恒指再度拉升翻红,中国联通大涨逾8%中国平安涨2%2025-07-06 02:35
楼市又迎重磅利好!与新建住房价格走势挂钩,39城首套房贷利率有望下调2025-07-06 02:21
上海电费涨了?上海发改委回应:居民电费未调整2025-07-06 02:17
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机构扩容,多家城农商行、消金公司入场2025-07-06 02:12
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高端GPU受限 美国要求申请新许可证2025-07-06 02:07
城市副中心拓展区规划草案公示2025-07-06 02:06
抖音集团旗下上海格物致远公司增资至1亿元,增幅9900%2025-07-06 02:05
苹果“砍单”?歌尔股份却涨停!多家“果链”企业回应!2025-07-06 01:30
特斯拉股价创两年新低 马斯克今年财富缩水逾1000亿美元2025-07-06 01:26
山上“长着”的“活资产”变成了“活资金”2025-07-06 01:22
不到一个月股价涨逾80%,26家机构“探秘”ST大集,他们聊了些什么?2025-07-06 03:27
2022年1-11月广州制造业投资完成874.6亿元,占工业投资80.4%,创历史新高2025-07-06 03:16
“国补”离场,新能源汽车市场后劲几何?2025-07-06 02:51
上海金山:创建“放心消费标杆一条街”2025-07-06 02:16
超级光伏电站、战略蓄水池,卡塔尔世界杯上有这些中国制造2025-07-06 02:11
走进呼吸机企业感受全力保供:一线工人驻场生产,客服团队赶赴医院2025-07-06 01:59
美国国债有望创出20年来的最佳年度开局2025-07-06 01:50
阅文停在旧时光2025-07-06 01:47
世界杯,爆出大冷门!足球的尽头是芯片?2025-07-06 01:41
2022年武汉GDP预计增长4.5%,2023年GDP增长目标6.5%以上2025-07-06 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