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 > 美国国债收益率走势凸显经济前景隐忧 正文
时间:2025-07-06 02:57:04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28日,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006年以来的首次。今年以来,在美国通胀不断走高和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推动下,美国国债收益率整体走高。由于中短期国债收益率涨幅明显高于长期国债
28日,美国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国债为2006年以来的收益势凸首次。
今年以来,率走在美国通胀不断走高和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升温推动下,显经美国国债收益率整体走高。济前景隐由于中短期国债收益率涨幅明显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涨幅,美国美国多个长短期国债收益率28日出现倒挂,国债凸显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出现硬着陆甚至衰退的收益势凸担忧。
28日,率走美国5年期国债收益率高于3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经为2006年以来的济前景隐首次。当天,美国美国3年期和5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均高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国债
一般来说,收益势凸为补偿投资者在较长时间持有债券所面临的风险,国债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长期国债收益率低于短期国债收益率的反常现象被称为收益率曲线倒挂,通常被视为经济可能步入衰退的预警信号,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在美国经济衰退前。
瑞银集团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官马克·黑费尔表示,今年以来,在有迹象显示美联储将进一步快速加息之后,美国长短期国债收益率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表明固定收益市场对经济增长放缓或发生经济衰退的担忧增加。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加息约240个基点,这种加息节奏将是1994年以来最快的。
不过,最受市场关注的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尚未出现倒挂。数据显示,28日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2.34%和2.465%,两者仍然相差12.5个基点。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公司分析师表示,美国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之差不断缩小,意味着市场对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担忧在加剧。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表示,近期2年期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走势反映了美国出现衰退的风险,市场似乎不赞同美联储在3月份议息会议上所持美国经济可以实现软着陆的观点。近期美联储变得更为“鹰派”,或加剧中期经济前景面临的风险。
美联储3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美联储官员对2022年和2023年美国经济增速的预测值分别为2.8%和2.2%,显著低于去年5.7%的增幅。
也有一些机构仍然对美国经济前景保持相对乐观,认为现在预计会出现经济衰退还为时尚早。
市场研究机构“数据跋涉”研究公司共同创始人尼古拉斯·科拉斯表示,2年期国债收益率仍然低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表明市场认为美联储不会过度收紧货币政策并引发经济衰退。
摩根大通全球财富管理板块高级市场经济学家斯蒂芬妮·罗思说,短期与长期国债收益率倒挂不意味着经济衰退即将到来,它只是反映了对未来经济前景的担忧。目前美国出现经济衰退的概率已高于历史平均概率。
美国银行证券公司技术研究策略师斯蒂芬·萨特迈耶表示,投资者不应在加息周期开始时担忧经济衰退风险,应该担忧的是加息周期末尾经济出现衰退的风险。在过去15个加息周期中,经济衰退在11个加息周期结束时或结束前出现。
迪士尼宣布伊格尔重新出任CEO 接替查佩克2025-07-06 02:38
中国神华大涨7% 分红大超预期2025-07-06 02:37
和西方分道扬镳?印度买完800万桶俄原油,又加大进口俄煤炭2025-07-06 02:12
邬惊雷:核酸大筛查期间,上海机场、铁路、国际客货运正常进行2025-07-06 02:12
数字人纷纷闯入元宇宙,“分身术”或不再是纸上谈兵2025-07-06 01:16
他发明了氟利昂和含铅汽油:最终死于自己的发明2025-07-06 01:07
辽宁营口633名阳性感染者中243人为一公司内部及关联病例2025-07-06 01:04
为省中介费“跳单”买房 法院依新规判买方赔付2025-07-06 01:03
BBC未转播开幕式 英国球迷不满:难以容忍的种族主义2025-07-06 00:48
区块链数字藏品蹿红 资本玩家开打“获客”价格战2025-07-06 00:18
快递五龙头上半年营收超2000亿元 谁是“盈利王”?2025-07-06 02:42
偷逃税超2322万 古茗奶茶被罚逾1161万元!2025-07-06 02:35
好消息!“北京普惠健康保”特药清单升级至109种,待遇可追溯至2022年1月1日!2025-07-06 01:58
郭明錤:iPhone SE 2022需求低于预期,下调其今年出货预估量2025-07-06 01:49
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加快构建与国际相衔接的金融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2025-07-06 01:46
美国国债下跌 5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自2006年以来首次倒挂2025-07-06 01:31
长春高新回应“生长激素赛道”变量:“高成长”之路能否持续?2025-07-06 01:29
国信证券:首予中国电力买入评级 合理估值约5.1-5.5港元2025-07-06 01:00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正式启动 35岁以上的客户购买 单客购买上限为50万元2025-07-06 00:23
近三年国内上市公司数量增加969家, 总市值稳定增长2025-07-06 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