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24个“万亿城市”今年增长目标锁定,谁将是跑得最快的? 正文
时间:2025-07-05 19:21:46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娱乐
24个万亿城市全部召开了地方两会,明确了今年的增长目标,从中可以观察全国今年经济发展的形势。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顶梁柱,中国城市金字塔尖的“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亮出了今年的增长目标。2
24个万亿城市全部召开了地方两会,万亿城市明确了今年的个今增长目标,从中可以观察全国今年经济发展的年增形势。
作为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长目发动机和顶梁柱,中国城市金字塔尖的标锁“GDP万亿城市俱乐部”亮出了今年的增长目标。
2月21日,最快成都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万亿城市成都市市长王凤朝作政府工作报告,个今2023年成都预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年增至此,长目24个GDP万亿城市全部发布了今年的标锁经济增长目标。
24城最高增长目标7%
GDP万亿城市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最快地位。第一财经计算,万亿城市24个城市2021年GDP总量占全国的个今比重已经达到38.4%,接近全国的年增四成。在人口规模上,全国21个超大特大城市中,7个超大城市全部来自万亿城市,14个特大城市中有10个是万亿城市。
因此,24个万亿城市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甚至全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不过,去年疫情多点多发,对大城市、中心城市的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去年,24个城市中只有11个城市高于全国3%的经济增速或者与其持平。
在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之后,各地掀起了拼经济的热潮,24个万亿城市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被寄予厚望,承担本地稳增长的重任。
1月28日,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广东省召开了高规格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此次大会上,广东各地明确了目标:广州确保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GDP增长6%以上;深圳增长目标为6%,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立足于“稳”更着力于“进”;佛山确保GDP增长6%、工业投资增长15%、进出口增长5.5%;东莞争取实现GDP增长6%的目标。
而在中西部省份,省会城市更被倚重。最近一周,西安、成都等城市相继召开2023年两会。至此,24个万亿城市全部召开了地方两会,明确了今年的增长目标,从中可以观察全国今年经济发展的形势。
梳理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24个城市中,有3个城市目标是7%或左右,4个城市目标是6.5%左右或以上,5个城市6%及以上,6个城市5.5%以上或左右,4个城市5%以上或左右。还有两个分别是4%左右和4.5%以上。
其中,长沙、西安和郑州最高,长沙和西安目标是7%左右,郑州是7%。实际上,长沙和西安也是去年万亿城市中增长最快的城市。2022年,长沙、西安、福州和武汉增速分别为4.5%、4.4%、4.4%和4%。
去年遭受多轮疫情冲击及高温限电冲击的不利影响下,2022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2.8%。对于成都设定增长6%以上的目标,王凤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解释,设定上述目标,一是极核引领的需要,二是发展阶段的需要,三是增强信心的需要。
成都是四川省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发动机”“主引擎”,必须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巩固在副省级城市中的发展位势,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成都正处于能级位势持续上升、发展方式调整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以更高质量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较快发展速度有利于创造更多居民就业、提供更优公共服务开业有利于在发展中防范化解风险矛盾,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组副组长丁任重向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以来,各地都在拼经济。四川历年增长都比全国高一个百分点以上,但是去年增长不理想,比全国增速要低,因此,今年都放手拼经济,那么,作为省会的成都要挑大梁,更得往前走。
与成都一样,武汉、西安等省会城市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超过35%,承担着挑大梁的重任。
武汉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确定经济增长6.5%以上的预期目标,不仅基于国家重大政策的多重利好,基于引导市场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的现实需要,更是基于武汉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实际工作中,将全力争取更好结果。
来自哪里
目标已经明确,那么,目标如何实现,增长的动力源又在哪里?
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全力跑出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度。推动消费强劲复苏,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促进外资外贸提质。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
在需求收缩的压力下,通过投资和消费来扩大内需是稳增长的主要手段。
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消费的复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大变量。成都就提出,提升消费场景,差异化打造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和西博城等核心商圈,办好糖酒会等促销活动,鼓励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坚持房住不炒,支持新市民、青年人、多孩家庭等刚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在促进消费复苏方面,汽车和住房等大宗消费是刺激的重点。郑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适度调整限购区域、支持团购在售商品住房、确保新市民都市圈居民购房同等待遇、推进租购并举、降低购房信贷负担、落实认房不认贷等措施,开展人才八折购房、新市民购房等活动,解决好青年人才、新市民等群体住房问题,稳定促进住房消费。落实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放宽二手车迁入限制等政策,用好省市汽车消费券,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项目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具有托底作用,各地都把投资项目作为重点来抓。郑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牢牢稳住经济大盘。强化投资关键作用。抓好1000个省市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500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投资占比提高到48%以上。
丁任重表示,未来城市竞争一看“大”,就是大项目;二看“新”,就是新兴产业。大的投资项目对城市经济起到很重要的拉动作用;目前传统产业投资少,投资和工业增长主要靠新兴产业,因此,很多城市都很重视招商引资,尤其是对新兴产业的项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向第一财经表示,城市之间竞争,从过去争抢富士康等电子代工厂发展到现在争抢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处于风口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一些城市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西安就是一个代表案例,其高增长目标也是有底气的。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在报告中表示,西安生产的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万辆,全国占有率14.1%,位居全国第一。从这可以看出,去年西安经济的: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和光伏三大景气产业。
三大产业的带动,西安工业经济数据表现亮眼。2022年,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9%,较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5.8个百分点。
2022年,西安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9.7%,增速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西安预期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9%以上。
西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大力推进隆基100GW单晶硅片及50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开工,确保诺瓦光电产业化研发基地等90个重点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400亿元以上。新增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00户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超过4300亿元。
如何理解LV这张足球史上最伟大照片2025-07-05 19:20
中方暂停禁毒合作等八项反制措施,白宫着急2025-07-05 18:48
iPhone 14高端机售价或上涨千元 “果链”企业为何难受益?2025-07-05 18:40
麦当劳宣布将在乌克兰重新开放部分餐厅2025-07-05 18:33
提车第12天蔚来车黑屏车主维权,回应:软件故障,尽量补偿2025-07-05 18:26
联想集团智能手机业务第二春来了 逆势大增21%2025-07-05 17:24
又有两艘货船将赴乌克兰运粮2025-07-05 17:13
中方暂停禁毒合作等八项反制措施,白宫着急2025-07-05 17:11
经济日报集团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511.7万港元同比增加51.64%2025-07-05 17:10
久坐办公室,得了颈椎病和腰间盘突出,算职业病和工伤吗?2025-07-05 16:50
卖10万的折叠屏手机见过么? 太奢侈了2025-07-05 19:14
一年保值率超九成 电动车易手不再难2025-07-05 19:03
稳定市场信心 弘阳地产积极推动境外债整体管理2025-07-05 19:02
分拆、剥离、出售 跨国药械巨头着急“瘦身”2025-07-05 18:40
重磅!证监会新一轮上市公司提质方案已定!2025-07-05 18:31
有险企将特药险异化为卖药 监管责令限期自查2025-07-05 18:27
代办“补缴养老保险”? 小心陷入养老骗局2025-07-05 17:11
民航局对专用条件和豁免征求意见 C919离商业运营更近一步2025-07-05 17:10
前10月安徽杂交稻种出口额1.6亿元同比增长12.7%,出口额全国第一2025-07-05 17:06
重磅!拜登签署3500亿《芯片和科学法案》,美芯片股却“崩了”!专家:不利于全球芯片供需平衡2025-07-05 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