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6 11:49:2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热点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巴九灵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2022年,职场将迎来第一批大学毕业的00后。当年,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在看完《腾讯00后研究报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数据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巴九灵
来源:吴晓波频道(ID:wuxiaobopd)
2022年,职场将迎来第一批大学毕业的裁员潮00后。
当年,数据管理学家陈春花老师在看完《腾讯00后研究报告》后表示,裁员潮她在00后身上看到了一种“高自我效能感”。数据
所谓自我效能感,裁员潮是数据指一个人相信自己一定能完成任务的信心与期望。
她似乎在说,裁员潮00后很自信。数据
这种自信在最近的裁员潮社交平台里四处可见。
有面试官分享,数据一00后女生在面试时主动“指导”:“我对薪资待遇和工作时长最关心,裁员潮建议你重点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数据”
还有HR说,裁员潮00后会在简历上写自己的数据恋爱次数、王者荣耀段位、会和面试官分享自己的美妆视频。他们试图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我会什么不重要,重点是我很有趣。”
面对这一系列骚操作,人们经不住感叹,00后大有“整顿”职场之势。
但幻灭也来得很快。
上周五,两张盛满员工工牌、卡扣的箱子的照片在坊间流传,分别指向“京东”“有赞”两家公司的裁员现场。
综合媒体报道,在这波裁员中,包括了不少应届毕业生和实习生——“去年校招进来,现在也即将被裁。”
职场的冷暖,想必00后业已感知。
上周五,我们发文《再没有跳槽涨薪40%—50%了》,邀请一些资深的HR和猎头,为求职者们提供一些专业的建议。
今天,晓报告第一季度手册《今年的“金三银四”,消失了吗?》正式上线,它将从数据维度,给求职者尤其是00后们一些新的参考。
由于新经济领域恰好是裁员新闻的多发地带,在提炼手册里的亮点数据时,我们也会从数据上,对裁员现象进行一定附加观察。
01
供需
“金三银四”依旧,职位竞争日趋激烈
关于今年“金三银四”求职季的总体情况,我们主要参照的是职位供需指数。
2021年1月-2022年2月,每个月的职位供需状况都在变化。
其中,变化比较明显的是3月(需求增幅达161%,岗位供应增幅达104%)和7月(需求增幅达23%,岗位供应增幅达20%),分别对应了“金三银四”和毕业季。
如若要进一步考量一个岗位的求职激烈程度,可以参考职位供需比,即职位供给量(企业)/职位需求量(人才)的比值:当这个数值小于1时,就意味着岗位竞争比较激烈,反之,则供大于求,企业求贤若渴。
整个2021年,人才市场的职位供需比整体呈现“U型”走势。5月-11月,岗位的求职竞争是一年中最激烈的,职位供需比小于1。
一方面,是因为叠加了毕业季,求职人数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这个阶段与一些行业大裁员存在时间交集。
据《经济观察报》从拉勾获得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5月起,在线教育人才需求断崖式下跌,处于“已离职,可快速到岗”的在线教育员工比例高达98.5%。
受此影响,供需比小于1的情形一直持续到了2021年12月,供求关系才发生翻转(原因我们下一章做探讨),直到2022年2月,数值还维持在1以上。
这种情形或许不会持续太久,根据脉脉人才智库的最新调研,2022年1—3月平台岗位需求量同比2021增加11.0%,而有求职意向人群同比增加17.2%。
随着“金三银四”的开启,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裁员消息不断,但岗位需求端并没有出现明显异常,各个月份的职位供给量和职位需求量变动基本“同增同减”,市场供需变化相对均衡,尚未出现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极端情形。
02
流动
大厂间互通人才,教培人四处分流
刚才我们提到,在2021年12月,因新教育培训领域大裁员所造成的职位供需比小于1的情形,发生了翻转。
翻转的原因,有一个趋势值得参考——新教育培训领域流出的人才,最后分流至纯互联网、新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服务、电子商务 新零售、新金融科技等人才多元化和技术转移化程度较高的各大行业。
这表明,新经济领域的行业之间并不总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相反,它们保持着“互联互通”的友好关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裁员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也意味着,在新经济领域,跳槽和跨界并不那么难。
比如,IT互联网领域就一直在为其他行业输送人才,主要流向为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及软件和电子商务、新能源产业等。
具体到企业,“大厂”“名厂”之间的人才也一直都在欢快地“互通有无”。
字节跳动好似各互联网公司的人才储备库,成为很多新经济领域公司的第一人才来源。而字节自己的人才首要来自阿里巴巴,员工跳槽会首选腾讯。
另外,还有以华米OV为代表的智能硬件领域,以及以“特蔚小理”为代表新能源车行业等,也同其他行业发生着密切的人才“交换”。
至于到底哪个行业更吸引人,可以参考人才留存率这一指标。
2021年,尽管被曝裁员多多,纯互联网(以腾讯、阿里、百度等为代表)依然是人才留存率最高的行业。其次是新能源汽车。
但除了“苦主”新教育培训,也有许多行业存在人员流失大于流入的情况。
结合这些行业的职位供需比,我们发现,这些行业的岗位存在供大于求的情况,比如,职位供需比最大的是智能制造行业,达到了3.06:1。
推测原因大致有三个:
1)人员进行更新换代(这会涉及裁员);
2)行业本身吸引力下降,人才自主离开;
3)人才供给不足,企业招人难。
03
薪酬
北上杭抢占前三,IT互联网继续领跑
2021年,新经济领域在各大城市的薪酬均得到全面增长,大幅跑赢了当地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
具体到城市,从平均薪酬看,北京、上海、杭州排名前三,在去除了极端影响的薪酬中位数方面,这三个城市也是位居三甲。
从增幅看,“深圳速度”令人惊艳,无论是中位数还是平均薪酬,都是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里涨幅最高的。
换到行业视角,IT互联网连续两年位列行业薪酬第一名。
后起之秀是汽车行业,2021年薪酬中位数增幅和平均薪酬增幅均超过50%(这解释了为什么新能源车行业的人才留存率很高),其次是政府机构,虽然平均工资增幅小于汽车行业,但中位数薪酬却提高了近85%。
不过,从薪酬增速看,IT互联网这个第一名就有点不太好看了:薪酬中位数没有增加,平均薪酬增速上只有7.6%,处于行业垫底。
裁员新闻里多次提到,互联网企业的薪酬水平较过去有缩减,如今在数据上有了直观的体现。
此外,从工作年限看,新老员工的薪酬差异还是挺大的,其中工作5—10年的员工,薪酬的中位数和平均值同步达到增幅巅峰。工作时间大于10年,则出现了两种情况,薪酬中位数有所下降,但薪酬平均值会继续增加。
这或是因为有些人有机会升至高层,从而越过了“35岁+陷阱”,而有的人则会面临降薪甚至裁员的风险。
04
一些结语
其实,陈春花老师的分析,还有下半部分。
她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四个来源:先前的经验及实际成就、行为榜样(他人的成绩)、他人的劝说以及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状态。
换言之,00后们的自信来源,其实是建立在前人所创造的高速而伟大的成就之上的。
如今,速度在放缓,成就在慢慢褪去光环。00后在经历幻灭的同时,也在收获一种修炼与成长。
他们确实是被寄予厚望来打破规则的一代人,但不应仅仅局限于挑战“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应该包括帮助企业或行业冲出现有的困境,书写全新的榜样故事。
世行集团前首席经济学家文章:美国应该反思对华“经济战”2025-07-06 11:48
克服跨江运送现金的重重难关,上海首家银行网点复市2025-07-06 11:43
手机自拍之王来了!vivo S15明天官宣2025-07-06 11:12
和晶科技1元转让子公司股权收关注函 标的去年营收仅8万评估值达2000万2025-07-06 11:02
24家险企人身保险产品有问题被通报!涉及国华人寿、泰康人寿、华夏人寿等2025-07-06 10:42
视频|“喝酒吃药”行情再起 能否为反弹蓄力?2025-07-06 10:2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俞家栋:强化就业优先政策 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2025-07-06 10:14
欧足联主席:“制裁”俄罗斯让足球成为输家,但体育中立已站不住脚2025-07-06 10:08
复盘债市起伏一周:跌势如何蔓延,何种产品/资产受伤最重,净值化有哪些深远影响?2025-07-06 09:32
欧洲央行Mkhlouf:利率可能在明年初之前回归正值2025-07-06 09:20
新西兰酝酿把投票年龄降至16岁,获最高法院支持2025-07-06 11:15
少数派投资:全球股市暴跌 A股却迎来机会2025-07-06 10:43
倍轻松被诉“不发货不处理”,曾被质疑售价与实际体验不符2025-07-06 10:32
兴证资管:上游商品价格大跌将有利于中下游盈利修复?这一逻辑或并不成立2025-07-06 10:28
推特乱局加深:继续裁员,世界杯期间50%几率崩溃2025-07-06 10:25
英诺伟医疗递表港交所:业绩亏损,最新融资估值飙升至62.5亿2025-07-06 10:23
当前首都与疫情的较量正处于胶着状态,防控形势严峻复杂2025-07-06 10:21
出险房企频繁转让项目“回血”:境外项目较易变现 内地项目多由信托机构接盘2025-07-06 10:17
网易发布暴雪游戏活动追忆视频:相信相逢的人,总能再相逢2025-07-06 10:00
欧股大幅低开跌逾2% 美股期货跌幅扩大 油价跌超2%2025-07-06 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