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 > 古根海姆CIO:美债40年牛市终结 衰退不可避免且美股或发生“金融事故” 正文
时间:2025-07-06 18:18:4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焦点
古根海姆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表示,美国国债的长期牛市已经结束,他警告称,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通胀,美债收益率或开启“长达一代人”上涨周期。Minerd发表上述言论之前,作为全球金
古根海姆首席投资官Scott Minerd表示,金融事故美国国债的古根股或长期牛市已经结束,他警告称,海姆随着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以对抗通胀,债年终结美债收益率或开启“长达一代人”上涨周期。牛市
Minerd发表上述言论之前,衰退作为全球金融体系支柱的不可避免23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市场,因美联储官员的且美强硬言论而出现大规模抛售。本周,发生10年期美债收益率自2018年以来首次达到3%,金融事故自2021年底以来增长了一倍多。古根股或
Minerd在一次采访中表示:“我不得不认输。海姆债券的债年终结长期牛市已经结束。”Minerd在古根海姆帮助管理着3250亿美元的牛市资产。
对Minerd来说,衰退这标志着一个急剧的转变。一年前,他曾预计美国的基准利率将下降,甚至可能变为负值。就在今年3月,他告诉媒体,他认为利率在他预计的“峰值”附近触顶。
Minerd周二表示,他预计利率不会立即“飙升”,在再次加息之前,利率可能会“减速”。他现在担心的是,美联储将继续加息,而不是让市场环境决定放贷条件,这将把美国经济推入衰退。
他称:“我没有遵循一个合理的政策……我们已经决定加息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这样美联储就会有通胀可信度。但我担心的是,随着我们的债务到期,我们看到通胀开始放缓,美联储将……不知道中性利率在哪里,我们最终会发生碰撞。”
中性利率指的是一个的终端利率水平,在这个水平上,既能遏制通胀,又能让美国保持充分就业。
智通财经了解到,Minerd警告称,政策制定者不可能知道市场条件已经有多紧张。随着美国财务状况指标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美联储收紧政策可能“引发金融事故”,他指出,规模达46万亿美元的美国股市出现抛售是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地点”。
他表示:“我们从未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将通胀率降低2.5%以上。我不认为他们正在为软着陆做准备,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一些欧洲国家也在‘滑向’衰退。”
今年有一段短暂的时间,对政策更敏感的2年期美债收益率超过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即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在经济衰退时期美债利率也相对较低,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是预示衰退即将到来的最广泛和可靠的指标之一。这表明,投资者认为,货币政策收紧的速度将超过美国经济的承受能力,并在未来两年的某个时候使美国陷入衰退。
债券牛市的结束将对其他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美债收益率的上升提高了企业的借贷成本,也推高了抵押贷款利率。美国股市在2021年升至创新高水平是建立在低利率的基础上的,收益率飙升已开始影响美股的表现。
拒了四五家企业,我还是没等到华为的Offer2025-07-06 18:17
货车在高速上违停被查,司机谎称行程码变黄服务区不让下2025-07-06 18:09
3月1日至今,上海共报告本土“55131+542293”2025-07-06 17:49
百亿私募重仓股曝光,仅37股逆势飘红,高毅邓晓峰、邱国鹭押中!2025-07-06 17:26
新加坡警方:正在调查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2025-07-06 17:20
降新增、防反弹,上海深化推进清零攻坚 “十大行动”2025-07-06 17:20
《向往的生活》《大侦探》《春天花会开》宣布节目暂时停播2025-07-06 16:51
江苏镇江降低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2025-07-06 16:39
四川银保监局陈育林:积极助力四川在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中勇挑大梁2025-07-06 16:29
国家统计局:4月下旬生猪(外三元)价格环比涨12.3%2025-07-06 16:04
投资者买理财产品也要考量风险承受能力2025-07-06 18:08
国家卫健委:4月中旬以来,我国疫情整体呈持续波动下降态势2025-07-06 17:48
匈牙利总理:禁运俄罗斯原油经济将遭受“核弹”冲击2025-07-06 17:39
湖北警方打掉一电诈窝点,“白富美”全是抠脚大汉2025-07-06 17:28
东方雨虹科研带头人走进北京建筑大学课堂2025-07-06 17:20
显示IP属地后IP代理畸形产业爆火上热搜 网友:改它有啥用?2025-07-06 17:06
武契奇:塞天然气完全依赖俄方,将与俄就天然气长期合同谈判2025-07-06 17:02
招商证券(香港):维持比亚迪股份买入评级 目标价366港元2025-07-06 17:02
北京目前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稳定、秩序良好2025-07-06 16:29
电动化大势已至,奔驰宝马如何转身?2025-07-06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