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这个西方大国领导人访华,为何备受关注? 正文
时间:2025-07-07 16:40:09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时尚
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将来华访问。按照双方透露的行程,朔尔茨此访的时间不长,但却是一次“正式访问”,在当前动荡的世界格局大背景下,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访问,看点很多,颇受瞩目。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
4日,个西国领关注德国总理朔尔茨将来华访问。大访华
按照双方透露的导人行程,朔尔茨此访的为何时间不长,但却是备受一次“正式访问”,在当前动荡的个西国领关注世界格局大背景下,这场跨越欧亚大陆的大访华访问,看点很多,导人颇受瞩目。为何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2月8日,备受德国联邦议院正式选举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为新一届德国总理。个西国领关注图为朔尔茨在总统府接受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颁发的大访华总理委任状。
朔尔茨访华创下几个“首次”
先看国际舆论对朔尔茨此访标注的导人几个标签:
一、这是为何朔尔茨就任德国总理以来首次访华。
就中德关系来说,备受中国上次接待德国总理到访还是在2019年9月,当时,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进行了其任内第12次访华。
3年来,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无论是世界局势,还是中德、中欧关系都增添了更多“不确定”,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两国领导人这次面对面会晤,意义不言而喻。
二、这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首位访华的西方大国领导人。
西方舆论将中共二十大称为“数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历史性会议,朔尔茨此访距离二十大闭幕不到两周,特殊的时点是外界观察此访的另一个视角。
在朔尔茨之前,中国这波主场外交迎来的客人还包括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萨米娅•苏卢胡•哈桑,有海外媒体就评论称,密集接待国际政要到访,也是中国践行“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机遇”的承诺。
三、这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欧洲国家领导人首次访华。
不得不说,朔尔茨此次访华,是在排除不少杂音干扰的背景下成行的。在冷战思维抬头和意识形态偏见的裹挟下,在一些西方国家,反华日益成为所谓的“政治正确”。有评论称,在当前乌克兰危机持续、能源危机蔓延的欧洲,对华应该保持何种态度,可以说,朔尔茨的访华,本身就是一个强烈信号。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1年12月8日,德国新任总理朔尔茨及新政府内阁全体成员在柏林的德国联邦议院宣誓就职。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阵容豪华的“商业大佬”随行团
大众、宝马、西门子、阿迪达斯、拜耳、德意志银行……这是中国民众熟知的德国品牌,也是德国媒体日前披露的随朔尔茨访华的经济界代表团成员。
德国《商报》披露,这支商业代表团由12名德国企业高管组成,报道还称,申请加入代表团的约有100人。
的确,经贸关系是中德关系的压舱石。中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德国最重要贸易伙伴,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德国从中国进口额比2020年增长20.8%;对中国出口额比2020年增长8.1%。在全球疫情肆虐、保护主义回潮的背景下,中德贸易额能够逆势上扬、再创新高,实属不易。
本次随行的巴斯夫欧洲公司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就对媒体表示,对中国的访问是一个“良好的信号”,这表明“我们对对话保持开放态度”,以及“我们持续对与中国的联系感兴趣”。
今年10月,朔尔茨高调表态坚定支持全球化,反对与中国“脱钩”。他认为,德国与欧盟必须建立更广泛、更稳健的贸易关系,非但不能与个别国家“脱钩”,而且“必须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国家开展贸易”。
同在10月,德国政府正式批准中资企业中远海运集团收购汉堡港口仓储和物流公司“福地”集装箱码头的部分股权。
在观察人士看来,德国政府的这些动作体现出其处理对华关系时的“清醒”和“平衡”。
“清醒,就是德国深知必须从自身国家利益出发来考虑对华关系,‘脱钩’甚至交恶,都不符合德国利益。平衡,就是纵然有来自内外的对华不友好和质疑对华关系的声浪,德国领导人依然会展现出自主务实的对华认知。”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丁纯表示。
资料图:当地时间2020年7月1日,德国柏林,德国国会大厦前从左到右依次挂出代表欧盟、德国和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三面旗帜。中新社记者 彭大伟 摄
中欧关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作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多位观察人士认为,朔尔茨的此次访华也是中欧关系的一次标志性事件。
近年来,中欧关系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多面性。一方面,中欧互为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按照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今年1-8月,欧盟对华投资同比增长123.7%,欧洲企业“用脚投票”持续看好中国市场,希望深化对华合作。
而另一方面,在逆全球化浪潮,以及美国对华遏制的胁迫施压和拉帮结伙下,欧洲政坛上,鼓噪对华强硬或者“脱钩”“断链”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
丁纯称,逆全球化浪潮、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等,让欧洲感受到自身的相对衰弱,再加上美国的诱导胁迫,一边,欧洲的不安全感上升,另一边,欧洲经济又更加需要中国巨大的市场和相对完善的供应链。
“安全上依赖美国的欧洲,短期内实现战略自主的难度很大,但朔尔茨访华本身可以视作中欧关系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表示,此次高访成行以及随行的经济代表团已经说明,以务实态度处理对华关系,是欧洲最现实的需求。
中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开行。贾智伟 摄最近,两则有关中欧经贸的两条新闻被媒体聚焦:
一则新闻是,10月26日,中国首趟境内外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从西安出发驶往德国杜伊斯堡。中欧班列,这条平均每天有42列火车穿梭在中国和200个欧洲城市间的交通纽带,运输时效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
另一则新闻是,继电热毯之后,中国国内流行的“光腿神器”(保暖连裤袜),在欧洲10月以来的销售额,环比增长一倍多,受到荷兰、德国、法国等多国女性消费者喜爱。
如专家所言,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欧洲和中国都是深度融合的经济体,中欧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合作远大于竞争,共识远大于分歧。
中新网首席时政记者:阚枫
编辑:赵晓倩
责编:宋方灿
专家:国企估值偏低,亟需完善契合国企特点的估值方法2025-07-07 16:30
耶伦:美国可能面临长时间的高通胀,白宫或上调通胀预测2025-07-07 16:11
明知用于信息网络犯罪仍出卖银行卡,一男子获刑2025-07-07 16:04
官方解析高考数学题:加强素养考查 ,发挥选拔功能2025-07-07 15:32
民营经济壮大迎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迹可循 三只松鼠践行“大食物观” 达晨财智深挖科技创新潜力2025-07-07 15:09
加大支持!多举措保障外贸外资企业生产流通稳定2025-07-07 14:54
美尔雅为什么要掉卖期货公司这样的优质资产?2025-07-07 14:51
年薪2259万副董事长违规套现8亿,中矿资源净利倍增反遭股东竞相减持2025-07-07 14:45
一单外卖赚3元,商家苦“满减”久矣2025-07-07 14:44
激战“最后3%”!俄军:乌克兰6500名外国雇佣兵,已损失近一半!乌外长:急需重型武器,尤其是大口径火炮2025-07-07 14:23
解码上海券商培训情况!人均花费超600元,超三分之一用于这两项学习支出2025-07-07 16:05
小象生活获千万元A轮融资,线下版“拼多多”为什么有戏?2025-07-07 15:54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有所回落 但英国通胀还远未见顶2025-07-07 15:47
快讯:汽配股午后持续走低 亚太股份盘中触及跌停2025-07-07 15:44
遭遇高瓴清仓式减持 良品铺子却走出“准地天板” 啥情况?2025-07-07 15:41
国家卫健委: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就等同于病原体培养的结果 成为感染诊断的“金标准”2025-07-07 15:40
北京朝阳:全区地下体育经营场所、地下体育培训机构暂停营业2025-07-07 15:26
国家卫健委:通过开展采样人员培训 不断提高采样环节的质量2025-07-07 14:18
快讯!欧洲议会通过决议认定俄为“支恐国家”,扎哈罗娃回应2025-07-07 14:15
1-5月银行间市场民企债务融资工具净融资超400亿 房企债券接续渠道畅通2025-07-07 14:15